文/若水希言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许多时候我们都市发生消极情绪,甚至还会抑郁。看到喜欢的事物提不起兴趣,什么也不想去做,人生陷入了黑暗之中。
也许我们每小我私家都曾有过这样的时刻,有的人顺利渡过了,而有的人还在苦苦挣扎。今天给大家分享一本以童话的形式写心理咨询的书,希望能资助到每个在黑黑暗挣扎的人。
第一次看到《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个书名以为很有意思,于是便用两小时看完了这本书。主人公蛤蟆先生原来是一个热情、时尚又爱冒险的家伙,可却突然深陷抑郁,不能自拔。在朋侪鼹鼠和河鼠的资助下,去找心理咨询师苍鹭做了十次心理咨询,最后不仅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心田也发生了改变。
书中的蛤蟆先生很幸运,遇到了鼹鼠和河鼠这两个真心看待他的朋侪,也遇到了能够认真倾听,资助他不停思考的心理咨询师苍鹭。而现实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这么幸运。
每年有许多抑郁症患者自杀,也有许多抑郁症患者不被明白,艰难的生在世。心理咨询师苍鹭和蛤蟆先生的十次面谈,虽然涉及心理咨询一系列流程,但带给我们的远不止简朴的心理咨询。01缺爱的童年往往是抑郁的泉源蛤蟆先生有一个严苛的父亲,他在咨询期间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履历,以为他没有到达父亲的高要求,而且永远也达不到。
而母亲又是一个对父亲言听计从的人,在意父亲的评价,生怕他不满,所以她只能执行严格的育儿观,没有在蛤蟆先生眼前体现出自己慈母的一面。对于蛤蟆先生而言,原本应该快乐、轻松的童年,却充满了压力与孤苦。就像书中所写:随着下一次咨询时间的邻近,蛤蟆头脑中涌现出从未有过的庞大情绪。
主要的情绪是伤心和抑郁,因为他想起了孤苦的童年,其中并没有几多爱或快乐的回忆。显而易见,蛤蟆先生抑郁的主要原因是童年孤苦、缺爱的履历深入骨髓,陪同着蛤蟆先生长大,而他从这些履历中所体验到的伤心、抑郁情绪也一直陪同着他。一旦在生活中遇到触发事件,他就会被情绪的洪流淹没。
蛤蟆先生是怙恃唯一的儿子,所以父亲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稍微做错事都市受到来自父亲严厉的苛责,即便长大成人也不破例。而母亲总是把蛤蟆先生当成小孩子,当着他同学的面让他出糗。这些都是蛤蟆先生心田深处的痛苦。
咨询历程中,心理咨询师对蛤蟆先生说:”想要明白你的现在,就必须回首你的已往,你应该不会以为意外。实际上,我们得回首你生命最早期的阶段,从出生到约莫四五岁的时候,发生的一切都对你影响重大,还影响了你厥后的发展,牵涉到你怎样看待自己和别人。这种影响是普遍存在的。”现实生活中抑郁自卑的孩子,往往在童年有一个掌控型的父亲或母亲,他们被怙恃寄予厚望,任何事都只能根据怙恃的意愿举行,稍有过错就惨遭责备,对于他们而言,无条件的爱是不存在的。
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先生15岁就成为职业漫画家,29岁创卡通动画公司,创作的漫画被全球49个国家和地域出书。提及自己乐成的履历,他说自己的好胜心来自全乡书法第一的父亲,但他的发展和个性的形成,多数来自母亲。功成名就后的他坦言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与怙恃对自己的教育密不行分,但更多的是来自怙恃无条件的爱。02人生就是一个自证预言,但你可以打破它岂论是得了抑郁症的蛤蟆先生,还是著名的漫画家蔡志忠先生,他们的人生其实都是一个“自证预言”。
也可以说,我们每小我私家的人生都是一个自证预言。在这本书中,心理咨询师苍鹭提到了四小我私家生坐标,即:1、我好;你也好。2、我好;你欠好。3、我欠好;你好。
4、我欠好;你也欠好。通俗的来讲,“我好,你也好。”意思就是我认为自己并不差劲,不焦虑,不自卑,能够掌控自己的人生,同时又能善待别人。
这四小我私家生坐标是一切的关键,一旦我们在童年决议用哪种看法和态度,往后的日子里我们就会一直坚持自己的选择,在自己结构的世界里,不停确认和支持这些信念和预期,从而确保预言成真。心理康健的人会选择“我好,你也好”作为自己的人生坐标,但大多数人受外界和自身限制性影响,都市选择其他三种。特别是最后两种,不管你好欠好,横竖我都是欠好的。
就像书中举的醉酒的例子,喝酒之后的一定结果是宿醉,第二天感受很糟糕。这些都是喝醉的一定结果,所以也可以说这是决议未来的一种方式。如果你认为生活让你不快乐,不善待你,那么今天喝醉就是你用的某种方式,它可以印证明天你会感受悲凉的预期。
换句话说,你缔造了一个“自证预言”。蛤蟆先生在做心理咨询的初期,他的人生坐标就是“我欠好,你好”。
他陷入了一种自卑、自怜之中,不停的攻击自己,在他眼里,别人都好,就自己不够好。在这种模式下,他不停加深自己不够好的预期,最后变得越来越糟糕,以致患上了抑郁症。
我们应该相信我好,你也好。敢于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让人生走上一条越来越好的路,而不是一条糟糕的自证预言之路。
03正确看待三个自我状态,让自己处于“成人状态”书中心理咨询师苍鹭提到了“自我状态的三位一体”,即怙恃、儿童、成人自我状态。我们每小我私家的行为都市以这三种状态中的一种或几种体现出来。蛤蟆先生,抑郁时面临外界刺激所体现出来的是“儿童”和“怙恃”自我状态。而这两种状态也恰恰体现了童年以及怙恃对一小我私家发展的影响。
“怙恃自我状态”包罗了自出生起,我们从怙恃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罗了对生活的评判尺度。这些价值观来自怙恃,所以怙恃是最能左右我们行为的人。
他们的言行塑造了我们童年的生活,也不行制止地对我们之后的人生发生影响。而“儿童自我状态”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罗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
这些基本情感逐渐生长演酿成更微妙、更庞大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
本文来源:NBA正规买球-www.jsynmy.com
QQ:290252102
手机:17295020421
电话:0599-913511330
邮箱:admin@jsynmy.com
地址:四川省遂宁市河间市斯滨大楼411号